当代艺术研究会

参与新华文学节项目

当代艺术研究会的期刊《艺术研究》,将大篇幅记录新华文学节的活动,特别是《疫后新华文学团体的反思和展望》研讨会的内容。会长蔡志礼博士除了参与策划与推动工作外,也在2022年9月3日下午2时半,新华文学节与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联办的《疫后新华文学团体的反思和展望》研讨会上担任主持工作,并在9月17日傍晚7时半,在维多利亚剧院,新华文学节与艺苑公司联办的《明月几时有 —— 新华文学节诗歌朗诵会》担任节目主持。顾问王润华教授将粉墨登场,呈现《皮影戏》,年轻音乐人张耀天将弹唱陈军荣师父的《富士山》。

当代艺术研究会 简介

新加坡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国家建设和快速经济成长之后,近年来,政府及民间社会都十分重视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文建设,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21 世纪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本地的艺文活动、各类演出等十分活跃,于20185月成立的“当代艺术研究会”因此应运而生,我们提倡以人文视角关注当代艺文活动,以研究的精神及方法推动本地艺术鉴赏水平及创作水准。

我们所关注的艺文领域涵盖广泛,举凡视觉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文学创作等都可成为研究的对象,我们不仅关注艺文动态信息,也主张深度报道,和从关注、关怀出发的深入研究,我们将通过出版、讲座、课程、工作坊、论坛、展览等不同形式,与不同领域人士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以此促进本地文化艺术的持续成长和发展。

当代艺术研究会由陈军荣大师发起,集合各界人士支持并组成理事会。本会由曾任南方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的蔡志礼副教授担任会长,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林得楠先生担任第二副会长。其他理事还有知名文史艺术研究员邹璐女士、新加坡作曲家协会会长郭永秀先生、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候选人周德成先生、南洋新诗乐唱作人张耀天先生与黄倩女士、热爱艺术研究的岑志华先生及陈爱明女士。

当代艺术研究会信仰的是从人文关注当代,以研究鉴赏艺术。我们所秉承的五大原则是:跨界(跨出去才有路,界不越闭门户)、关怀(关心艺术生态,怀抱美学精彩)、包容(包天地融古今,容万物装我心)、前瞻(前路山高水远,瞻前勇闯前沿)和评鉴(评论名家笔墨,鉴赏各方佳作),通过研究和评介当代文化艺术创作,探讨岛国文艺思潮流向,了解艺术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之处,作为推动文艺发展和建构理论体系的参考。

当代艺术研究会会徽以五叶风车与五种色彩概括五种艺术类别:视觉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说明了研究会的兼容性,同时也带出了研究会的五大愿景:跨界、关怀、包­容、前瞻、评鉴。风车的“转风转水”形象,象征流动、流畅、闻风起舞,也似一朵绽放的花,意涵艺术之生命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五种色调分属金木水火土,寓意天地万物皆艺术。

有鉴于本地的艺术评论长久以来欲振乏力,当代艺术研究会20185月成立后的首个重点项目,即创办综合艺术评论半年刊【艺术研究】,评介内容涵盖文学、美术、戏剧和音乐等范畴,祈盼能为岛国的艺术评论略尽绵力。坐言起行,201871日发布了半年刊《艺术研究》的创刊号,并邀得多位卓然有成的艺术家担任编辑委员,评论内容涵盖文学、美术、戏剧和音乐等范畴。

要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都会办文艺刊物难度很高,要办纯文艺研究刊物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需要不屈不挠的超人勇气,更需要足够的文化自信作为底气。坦白说,我们并不确定这份刊物能走多远,但是却很清楚我们若不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就永远没有以专业的尺度讲良心话的机会。

我们很荣幸地获得国家艺术理事会的赞助,还有正道集团在起跑点就给予我们鼎力扶持。正道集团是享誉国际风水大师陈军荣师父所创办著名公司,陈师父不仅是当代艺术研究会的创办人,近年来更是大力推动岛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当代艺术研究会 出版刊物《当代研究》

点按《当代研究》各期封面阅读电子书

写在疫情蔓延时

邹璐老师主编

  • 理事会

    发布日期:2021年8月26日

    当代艺术研究会 理事会(2021年-2023年)

    2021-2023 当代艺术研究会理事名单:

     

    会长:蔡志礼

    第一副会长:陈军荣

    第二副会长:林得楠

    秘书:邹璐

    副秘书:周德成

    财政:陈军荣

    副财政:郭永秀

    理事:岑志华、陈爱明、黄倩、张耀天

    查账:邹璐

     

     

     

  • 课程讲座

    发布日期:2019年5月20日

    成为作家不是梦
    华文创意写作班八月开课

     

    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写作,人人需要写作的时代,创意写作课的目的就是唤醒每个人内心写作的需求,把表达的自由、写作的自由回归到每个人。

    ——中国知名作家、诗人、创意写作导师黄梵

    身处流光溢彩、日新月异的时代,一般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读书只求识字的扫盲旧年代早已湮灭,而今书写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文明时代展现自我个性思想的生活方式。人手一机的互联网朝代,更几乎让人人随时随地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化身为社交媒体写手。然而能写与滥写之间毕竟差别很大。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散发更有品味和深度的魅力?如何让自己的文字更为灵动、更具引人注目后留下深刻印象的特色?遂成了当前所有写手无可回避的挑战。为此,当代艺术研究会主办了首届“华文创意写作班”。欢迎有志提升写作水平的朋友们报名参加。

    “创意写作班”邀请到中国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黄梵副教授亲临新加坡,与新加坡作家学者蔡志礼博士联手主持,课程专注于小说、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为照顾好每位学员,招生名额仅限25人。

    “创意写作班”缘起于今年三月,黄教授首次到访狮城,并在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我们为什么需要创意写作”的专题演讲,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当代艺术研究会因此策划邀请黄教授来新加坡开班授课。

    黄教授是中国知名作家、诗人,也是创意写作课程的导师以及推动者。自2011年就在他所任职的南京理工大学,为在校大学生开办创意写作课程,并于2017年与中国知名小说家毕飞宇先生,在南京面向社会公众人士招生,受到了很大欢迎。黄教授认为,写作是有技巧有方法的,通过创意写作课程,可以大大缩短写作者独自摸索成长的过程,尽快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以及阅读欣赏品味。

    另一位导师是蔡志礼博士,他多年来游走于语文教育、文学创作以及教育科技领域,他也是教育部支持的“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写作组负责人,主持“驻校作家计划”至今12年。他表示,驻校作家计划持续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写作不仅可以传授,“创意写作教学”更是大有可为。

    与“驻校作家计划”有所不同的是,驻校作家计划的对象是校园内正当青春年少的莘莘学子,我们的“华文创意写作班”则面向社会大众,无论是陪伴儿女成长的年轻父母,还是人过中年,频频回首来时路的中年人,或是已步入乐龄,回味往事如烟的长者,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生活背景,都有着各自很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素材,但是如何构思谋篇、如何诉诸笔墨,自然需要写作导师写的指引,将珍贵的人生故事转化为精彩的文字;此外,其他如从事文案撰稿、华文教学、华文艺术和媒体等工作与华文相关的人士,更是由于职业的需要,必须通过创意写作课程的启发和推动,提升自我的语文水平和能力。所以本课程不限学历、年龄、职业背景等,只要对文学有爱好,对写作有兴趣,都欢迎参与。

    两位导师也表示,虽然不设招生条件,欢迎各界人士参与,但作为一项专门的培训课程,导师们不仅准备充分的教材,倾囊相授,也会布置作业,开列书单,课程将进入到专业教学程序,毕竟诗文是写出来的,文笔是磨练出来的,因此所有学生的作品都会经过批改点评,优秀作品也会得到推荐和发表,务必让每位学员都经历从蛹化蝶般脱胎换骨的成长。

  • 活动消息

    发布日期:2019年5月18日

    悠悠世纪情
    朗朗读书声

      当代艺术研究会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联办大型语文公开课活动 “聆听新加坡”,从华英巫和淡米尔四种语文文学作品的朗读声中,感受新加坡跨世纪的变迁,通过分享书香,引领观众回望历史,重温经典,进而推动本地阅读和写作风气。

    当代艺术研究会/供稿

    国家的历史以文字记载,民族的记忆靠文学传承。文学和艺术的能量紧紧联系人心,牢牢地把族群和国家凝聚在一起。

    故此,当代艺术研究会倡议与策划与推动【聆听新加坡】,并在今年6月的“华彩节”,与华族文化中心携手联办此项精选美文朗读欣赏会,纪念新加坡开埠两百年周年,并借此推动本地深度阅读风气和写作潮流。

    当代艺术研究会创会会长蔡志礼博士表示,今年适逢新加坡开埠两百周年纪念,从去年底,研究会就在考虑如何配合主题推动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最后大家把目光投向少人问津的文学作品。通常人们谈及历史,多数会从历史研究的古籍文献、出土文物、考古发现等方面追溯历史,一些早期文学作品则局限于文学研究领域。其实,文学作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时代,也反映人类的早期历史,并因为文学的生动叙述和描写,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带给读者阅读的乐趣和吸引力、感染力。

    当代艺术研究会从个官方语文著名作家及其文学作品中,尽可能搜索发现有关新加坡的篇章十多篇,包括成文于1887年,由中国清代官员李钟珏(1853-1927年)撰写的《新加坡风土记》等。研究会也得到新加坡书籍理事会等机构的推荐,将搜索文本扩展到涵盖马来文和淡米尔文。

    以朗诵和阅读分享重温文学经典

    首场“聆听新加坡”的主题是“回望历史”。活动由蔡志礼博士亲自主持,通过与分享嘉宾和朗读嘉宾的互动交流,带领观众进入不同语文的文学作品,体验深度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蔡志礼博士是本地知名文化教育学者,他指出,“聆听新加坡”希望打造成为公开语文课的形式,推荐精选篇章给听众,不仅要让听众领略文学作品中生动和富有文采的描写,也介绍作家及作品所产生的时代。特邀嘉宾的分享,其实就是一篇读后感,一段口头作文,籍此完成从阅读到写作、从语文到作文的过渡。

    “聆听新加坡”首选华文篇章分别是曾在1929年夏季,在新加坡短暂生活了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的中国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年)的散文《还想着它》节选;以及1956–1960年间曾曾受邀在当年的南洋大学任教的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凌叔华(1900-1990年)的散文《爱山庐梦影》。受邀分享嘉宾的是本地著名圣经学、神学研究学者钟志邦教授,以及本地作家见文史研究员邹璐女士。担任朗诵嘉宾的分别是本地知名播音人、语音导师李荣德先生,以及中国中央电视台原节目主持人,现在南洋理工大学深造的向笠教授。

    英文篇章出自华侨中学(高中部)人文课程高材生蔡逸婷的手笔。她对历史研究的浓厚兴趣,让她在2017年“全球学者杯”(World Scholar’s Cup)竞赛中,荣获历史挑战赛冠军。在就读南洋女中期间,她担任戏剧组舞台监督,负责策划讲述新加坡双语发展的戏剧。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女子学校欢庆百岁诞辰,策划演出追溯本地女子教育历程的大型音乐剧时,她受委为助理导演。目前她在所就读的学校,担任模拟联合国团队的领导,挑战演讲与辩论的极限。课余之暇,热爱阅读与写作的逸婷,正在专注撰写一部长篇小说。她的这一篇随笔以平易近人的笔调,深入浅出地探讨本地近百年来女性受教育的曲折历程,展现了当代年轻学子对教育体制敏锐的反思能力。

    马来文篇章的分享和朗读嘉宾是本地文化奖得主,著名马来文作家依沙卡马里(Isa Kamari),他将朗诵与分享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堤坝》(节选)。 原著《剌哇:白礁岛悲剧》(Rawa)围绕新柔海峡和实里达岛一带生活的海人展开叙述。主人翁剌哇 40 岁以前住在实里达河口,以乌篷舟为家,历经环境变迁,后迫于无奈,住到令他焦躁不安的三房式组屋去。

    淡米尔语的朗诵和分享嘉宾,是本地德高望重的著名文化学者,现任李光耀政策研究所资深顾问亚伦马希斯南先生(Arun Mahizhnan)。印族社群在本地是相对人口较少的族群,但他们有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学及艺术。亚伦表示有机会向其他种族同胞介绍其文学经典,是很好的交流与融合。

    他将分享的诗篇来自目前所发现的,本地最早的淡米尔文出版物,出版于1872年。这是一本结合了印度穆斯林信仰及印度本土文化特色而写成的古老诗篇,距今近150年历史,相信将会带给观众很新奇的文化体验。

    “聆听新加坡”活动得到了本地多家文学及文化团体的大力支持,参与协办单位包括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全国书籍理事会、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喜耀文化学会、随笔南洋网、新加坡五月诗社等。此外,主办单位也特邀说得一口北京腔华语的印族同胞拉维先生(Ravi Sarma)和年轻音乐人张耀天参与分享及演奏和吟唱。

    目前“聆听新加坡”的宣传工作已全面展开,详尽节目介绍与时间表可浏览相关网页,入场门票可在Sistic购买,主办单位可提供部分赠票,欢迎索取。主办单位同时也欢迎公众带自己熟悉并喜爱的文学诗篇到现场朗诵,将会有专人负责录音录像,经剪辑后在网络中做进一步推广和传播。

    【聆听新加坡】

    日期: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下午2时30分

    地点: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远东机构表演厅九楼

    SCCC Far East Organization Auditorium, Level 9

    订票:

    https://www.singaporeccc.org.sg/listening-to-singapore/

    https://www.singaporeccc.org.sg/zh/listening-to-singapore/

  • 活动花絮

    发布日期:2018年7月1日

    【艺术研究】发布会

  • 出版刊物

    发布日期:2018年7月1日

    【艺术研究】创刊号刊首语

    【艺术研究】总编辑蔡志礼博士

    有鉴于本地的艺术评论长久以来欲振乏力,当代艺术研究会今年(2018)五月成立后的首个重点项目,即邀得多位卓然有成的艺术家担任编辑委员,创办综合艺术评论半年刊【艺术研究】,评介内容涵盖文学、美术、戏剧和音乐等范畴,祈盼能为岛国的艺术评论略尽绵力。

    研究会信仰的是从人文关注当代,以研究鉴赏艺术。我们所秉承的五大原则是:跨界(跨出去才有路,界不越闭门户)、关怀(关心艺术生态,怀抱美学精彩)、包容(包天地融古今,容万物装我心)、前瞻(前路山高水远,瞻前勇闯前沿)和评鉴(评论名家笔墨,鉴赏各方佳作),通过研究和评介当代文化艺术创作,探讨岛国文艺思潮流向,了解艺术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之处,作为推动文艺发展和建构理论体系的参考。

    要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都会办文艺刊物难度很高,要办纯文艺研究刊物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需要不屈不挠的超人勇气,更需要足够的文化自信作为底气。坦白说,我们并不确定这份刊物能走多远,但是却很清楚我们若不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就永远没有以专业的尺度讲良心话的机会。

    我们很荣幸地获得国家艺术理事会的赞助,还有正道集团、宣武门武术馆和章恺毓,在起跑点就给予我们鼎力扶持。正道集团是享誉国际风水大师陈军荣师父所创办著名公司,陈师父不仅是当代艺术研究会的创办人,近年来更是大力推动岛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武术如同舞蹈,是形体艺术的一种,感谢宣武门武术馆在培养年轻人了健身、防身和保卫家国之外,还仗义相助,助我们的文化艺术刊物一臂之力。章恺毓义不容辞的赞助,也令我们感恩戴德。

    所有刊物创刊号面对的最大挑战是稿源,因为尚未建立形象和声望,更遑论品牌和地位,所以大家对她还很陌生,还处在存疑的观望阶段,不会轻易地把精心撰写的文稿送来。所以在草创初期,我们唯有以身作则,先献上研究会同仁耕耘的评介成果,祈盼接下能引出各位先进的很多块宝玉。

    我们也恳请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老师和同学们订阅与阅读,支持《艺术研究》继续勇往直前。唯有不断添油打气,我们才有可能行走得更远。我们承诺全力以赴,交出岛国的艺术研究与评介的成绩单,以回报大家的信任与期许。

    因为相信文字的能量,所以我们认真地对待评介。

    因为回归评介的初心,所以我们有了勇气和底气。

     

     

  • 活动花絮

    发布日期:2018年1月28日

    当代艺术研究会创办人
    陈军荣师父

    当代艺术研究会创办人陈军荣师父,在2018年1月28日研究会成立推介礼上致辞。

  • 关于我们, 宗旨

    发布日期:2018年1月1日

    当代艺术研究会 宗旨